>>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压力性尿失禁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7日 来源: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

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体征是腹压增加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

 

引起尿失禁的相关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一些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也可促进尿失禁进展。

 

生育

如生育的胎次,年龄过大生育者,经阴道分娩的女性,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催产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大体重胎儿的女性都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比。

 

盆腔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二者常伴随存在。

 

肥胖及其他

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率显著增高。

 

压力性尿失禁如何诊断

可根据典型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即大笑、咳嗽、喷嚏或行走等各种程度腹压增加时尿液溢出,停止加压动作时尿流是否随即终止即可明确诊断。

 

根据症状,可分为三度

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

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

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地影响患者 的生活及社交活动。

 

压力性尿失禁如何治疗

良好生活方式:减肥,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

盆底肌肉训练:目前尚无统一的训练方法,停止训练后疗效的 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药物治疗:主要为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副作用为高血压、心悸、头痛、肢端发冷,严重者可发作脑中风。此类药物已被证明有效,但是疗效因人而异,差异较大。

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不能耐受,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2、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3、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4、伴有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病变需行盆底重建,应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目前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等优点,主要的方式有TVTTVT-OTOT等。合并症主要有尿潴留,膀胱损伤,吊带侵蚀等,但发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