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对于刚刚毕业的医学生来说,唯一拥有的优势,似乎只剩下年轻。
当2013年的夏天还剩下最后一段尾巴的时候,我来到了温岭中医院开始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规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敬畏,见到白大褂的喊老师,见到戴帽子的喊护士姐姐,见到蓝色制服的喊阿姨,有一分懵懂,也有一分笃定。
医学毕业生,除了当医生还能干什么呢?公务员?从商?继续读书?貌似当前的政策没有一条是有利于这个专业性过强的专业的。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如果挣扎无效,就当坦然接受。
刚开始规培就遇到了有名的“杀医案”,医生的职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的高潮。医生的岗位总是有很多争议,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在每一位医生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老医生愤慨,小医生惶恐,可怜小医生医学生涯的脚步还没站稳,还要经受何去何从的抉择煎熬。
但是朝三暮四的生活状态好吗?学之道,贵以专,过多犹豫只会徘徊不前。想起Facebook COO桑德伯格的书——《向前一步》中有一句话:“如果没有恐惧,我会做什么?然后,放手去做。”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难,会不会有结果,都不重要,即使失败了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有没有勇气解脱束缚的手脚,有没有胆量勇敢地面对。很多时候,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开始的时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进行的时候瞻前顾后,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更何况,我还年轻。
现在已经是规培的第二年,没有了当初的犹豫,但我看到了医生的无奈。每天十二小时的高负荷运转,还有半夜挑灯看书的辛苦。医海无涯,学无止境,小医生的生活更需要耕耘。
对于温岭这个商业化过于浓重的小城市来说,医疗也有了另一层定义。有多少次,医生被当成了只要付了费就能包治百病的救世主。有多少病人,平日肆意放纵,为所欲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却落得个极乐在前,极苦在后,在医学的门前寻求救赎。有多少病人,对医学抱以过高的希望,以“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商业标准来衡量医学,将医学的疗效主观规定到价钱的标准,又将医学的力量推崇到万能的神奇。有多少病人,在哀怨中希冀,在病榻中含恨。这无形给医生带来了另一份压力,医生治病,还需治心。
医生一方面需冒着生命的风险,长时间的高负荷脑力体力劳作,来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一方面需长年累月的学习,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并将博大精深的中西医学科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就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的那样,需将理性的医学结合到病人感性的认知中,将病人的心理功能和社会认知一同治愈。
医生是救助者,但很多时候却只能充当旁观者、安慰者,或是生命最后的目送者。医生的职业任重而道远,却必须面对很多无奈,突破重重障碍,才对得起“救死扶伤”的誓言。正如美国特鲁多医生所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目前还是规培生,却分明感知到了身上的压力和紧迫感。我怕自身有限的知识无法应对复杂的病情处理,我怕一时的失误对病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我怕再勤快的步伐也踏不进医学真正的殿堂,探索其中的奥秘。但是没关系,我还年轻,我还在学习中,博学之,审问之,慎行之,明辩之,笃行之,以年轻人的热情铺盖医学的漫漫长路。
塞缪尔·乌尔曼的著名小短文《年轻》一文中热情洋溢地提到:“年轻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尘埃之中……只要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就永远年轻!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老了,错误引导自己!年轻就是力量,有梦就有未来!”
医学生涯崎岖难测,坚毅之心方能攻克,瞻前顾后岁月蹉跎,戒急用忍步步为营。套用徐志摩的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争取,非特求免凶残之痛苦,实求良善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