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将“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患者心中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8日 来源:

“最后一公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怎样摆脱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总是走不到,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今年的百名院长访千家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拉近了和群众的关系,让我们医务工作者将“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患者心中。

如何将活动落到实处,一是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医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协调医教科、护理部、院办等部门组成了访千家小分队。从选择时间、地点、患者安排来看,也非常合理,针对就医困难群众、慢性疾病群众,没有花费太多的物力、财力。与以往不同,这次“访千家”,我是带着问题去的,以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为目的,比如慢性病患者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出院后续服务等。二是重过程,重实效。坚决不搞形式主义,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医务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医院这个场所,而应该走出去,真正“身入”“心入”“深入”基层,“体会”“体味”“体察”民意。拉近与群众的“最后一米”距离,零距离接触交流。在我探访的三位患者家中,我感受到的是患者殷切的希望,他们对我们的探访表现出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的问题涵盖医保政策、疾病防治等,他们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比如能否对慢性疾病进行适时的家访并提供疾病预防知识,能否对医院的就医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善等。三是求措施,强整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建议,可以立即整改的马上责令有关职能部门动手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想方设法力求能改进,并指定客服中心将反馈意见以电话回访或家访的形式反馈给患者。

“百院长访千家”活动的开展,把医院与基层患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了一座医院与基层患者沟通的桥梁 。我们将着力推行“三多三少”服务模式,即多一份微笑、多一份热情、多一份周到,少跑一次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做到真正把群众难题记到心中、落实到行动中,把问题解决到根子上,把零距离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