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肉模糊的断掌、滴答作响的时钟、无影灯下紧绷的脊背——一场持续12小时的断掌再植手术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上演。面对被机器碾压致完全离断的手掌,5位专业骨科医生以毫米级的精准操作,在碎裂的骨骼与断裂的血管神经间穿针引线,将断掌重新赋予温度。
这场手术不仅是对显微外科医生生理和心理的一次极限考验,更是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显微修复重建,特别复杂肢体损伤救治领域技术领先地位的再次彰显。
3月12日上午9时左右,我院急诊室门口一辆120救护车呼啸而至,一名浑身是血的中年男子被紧急送至我院。患者右手掌完全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口处血肉模糊,创面污染非常严重,剧烈的疼痛让他几近休克,陪同的妻子焦急万分:“医生、医生!快救救他,快救救他……”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医护团队立即启动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迅速完成止血包扎、抗休克治疗,并完善各项术前相关检查。立即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上午11点,由5位骨科医生、2位麻醉医生和3位手术护士组成的团队,已经整装待命。一场争分夺秒的“保肢之战”拉开序幕。
手术的第一步就是清创和接骨: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钢板钢针精准固定碎裂的掌骨,重建手掌骨架。“清创对后期能否度过感染大关至关重要,患者肢体损毁及污染都非常严重,这一步清创组医生用了将近2.5小时终于将糅杂在组织内的塑料碎屑清理干净。”王凤双医生。

然后就是进入漫长的血管缝合和神经肌腱修复——需要医生们聚精会神在高倍显微镜下对纤细的动静脉血管、神经和多条肌腱进行一针针吻合。
“手术中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患者的大拇指血管,因为损毁过于严重,接上不通血,那时候手术已经持续了11个小时,团队成员都已经很疲惫了,但即使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绝不放弃,拧着一股劲大家坚持再坚持,终于,最难通血的血管通了,大拇指的皮肤由苍白变红润的那一刻,我们知道这12小时值了。”手术主刀医生黎沛裕。

术后72小时是血管危象高发期。医护团队每天对血运进行检测,用烤灯维持恒温,精准调控抗凝药物浓度。目前患者患肢血循良好。
12小时,720分钟——这是医学赋予生命的特殊刻度。从急诊室的第一次加压止血,到显微镜下的最后一针缝合,每一秒都在重新定义“奇迹”的重量。而真正的奇迹,从来不是偶然的幸运,是一群人以专业为盾、以信念为刃,为生命凿出的那条必然的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