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文化

人文护理展示|在生命的裂缝里,点亮微光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4日 来源:党政综合办公室




人文护理

栏目前言

人文护理的艺术是无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护士有不同的理解,她需要每个护士用敏感的心去感受。

人文护理的艺术又是有形的,她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我们工作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候无不渗透着人性的关爱,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演绎人文护理的真谛。


在生命的裂缝里,点亮微光


呼吸内科王洢婷


      初入ICU时,我像一株怯生生的幼苗,在生死交织的土壤里颤抖着扎根。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都浸染着消毒水的气味,监护仪的滴答声敲打着心跳的节拍。我曾仰望着前辈们穿梭在病床间的背影——他们在抢救时如精密齿轮般默契配合。而我,捧着沉甸甸的护理记录单,掌心沁出冷汗,生怕自己的生涩让某个脆弱的生命滑向深渊。

      是老师的手托住了我的惶惑。她们教我如何从监护仪跳跃的曲线中预判危机,如何在患者拔管挣扎时用温柔却坚定的力道握住他的手。“别怕,生命比想象中顽强。”这句话,成了我在ICU的信仰。当第一次目睹濒危的心脏重新搏动时,我忽然明白:这里不是死神的战场,而是无数双手在裂缝中拼凑光明的殿堂。

      若说ICU是静默的深海,那么急诊便是汹涌的急流。在这里,时间被压缩成一声声刺耳的鸣笛。我曾因自己的“慢性子”陷入自我怀疑——面对呼吸急促的碱中毒患者,面对突然倒地的猝死病例,我能否快过死神的脚步?直到那次抢救:心电监护的直线如刀锋般冰冷,而老师们却在分秒间筑起生命的堤坝。我颤抖着递上除颤仪,看电流穿透胸膛的瞬间,仿佛目睹了奇迹的具象。后来,我学会了在慌乱中屏息,在尖叫中镇定。急诊的走廊永远充斥着未知,但每一声“心率恢复”的宣告,都让我相信:与死神赛跑的路上,勇气是唯一的行囊。

      转入普外科后,生命的叙事变得柔软。手术刀可以切除病灶,但如何缝合心灵的创痕?那位因肠梗阻蜷缩在床的老人,术前攥紧我的手喃喃:“姑娘,我还能见到孙子吗?”我蹲下身,用最朴素的方言解释手术流程,看他眼角的皱纹渐渐舒展。术后,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说:“叶子绿了,真好。”那一刻,我忽然懂得——医学不仅是冰冷的器械与数据,更是掌心传递的温度,是倾听时微微倾身的弧度。那些出院时绽放的笑脸,像愈合的伤口上开出的花,提醒我:治愈的终点,永远是让破碎的灵魂重拾尊严。

      穿梭于病房的日夜,我常想起ICU的监护仪、急诊的抢救铃、普外科的晨间查房。那些瞬间如繁星散落,最终连成一条蜿蜒的河——河水中倒映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而我的白衣是河岸的灯,不必耀眼,只为在至暗时刻,为迷途的人燃一寸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