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中草药的秘密】小小生姜用处大:药食同源的全能选手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3日 来源:党政综合办公室



中医药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是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特有医药文化。

作为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我们应该也必须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中草药里的秘密”作为中草药知识宣传专栏。

生姜的“身份证”


image.png


    来源: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采挖。  

    外观:黄褐色不规则块状,表面有环节,断面浅黄色,气味辛辣浓郁。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1. 驱寒暖身  

·         风寒感冒:煮姜汤(3片姜+红糖+葱白)发汗散寒。 

·         手脚冰凉:姜片泡脚(水温40℃+10克姜末),促进血液循环。

2. 调理肠胃  

·         止呕促消化:晕车或孕吐时含一片生姜;餐后喝姜茶(5克姜丝+热水)助消化。 

·         解鱼蟹毒:蒸海鲜时加姜片,中和寒性。 

3. 消炎镇痛

·         关节痛/肌肉酸痛:姜泥热敷(捣碎姜+热毛巾),缓解炎症(《Journal of Pain》研究证实姜提取物可减轻30%疼痛)。 

·         经期不适:红枣姜茶(姜片+红枣+枸杞)温经散寒。  

·         生姜的“科学打开方式”

·         经典养生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沸10分钟,适合体寒者。 

·         网红美食姜撞奶:姜汁15ml+全脂牛奶200ml,70℃冲调,暖胃润肺。  

安全剂量掌控好

·         日常保健:3-5克/天(约2-3片)。 

·         药用治疗:遵医嘱,一般不超过10克/天。  

·         这些情况,生姜可能“帮倒忙”

不宜使用的人群: 

·         阴虚火旺:常表现为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等,使用生姜可能加重症状。

·         实热证: 如患有肺热咳嗽、胃火牙痛、肝火旺盛等实热病症,使用生姜会使病情加重。

·         皮肤破损或过敏体质(可能引发刺激)。 

注意事项: 

·         避免与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同服,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长期过量食用可能损伤胃黏膜,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