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近日,我们团队成功为一名83岁的女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了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标志着我院在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我们25号住的院,26号应医生和王医生在值完长夜班的情况下还加班给我们做了手术,28号我们就办理出院,见识到了台中西医速度。非常感谢应医生团队,让我母亲这个年是在家里过的。”患者家属。
“对于近心端血栓的患者,特别是肺栓塞高危病人,常规保守治疗往往面临抗凝治疗与活动之间的纠结。而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则打破了这一困境。它不仅可以阻挡大栓子,防止致死性肺栓塞,还可以使患者早期恢复下肢活动,从而加速康复进程。”普外科应成龙医师介绍。
患者因左下肢肿胀疼痛5天入院,查体示左下肢明显增粗,皮温升高,伴有压痛。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血栓已延伸至股总静脉以上,属于肺栓塞(PE)的高危人群。
据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引发肺栓塞、出血等多种并发症,其中肺栓塞非常危险,死亡率高达20%-30%,急性发作期80%以上患者会在24小时之内死亡。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我们迅速与患者的儿子进行了沟通,并决定为患者实施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入院后第二天患者送入DSA室,我们采用Seldinger(经皮)穿刺技术,成功穿刺右股静脉,并引入导丝和导管至下腔静脉。在X线透视下,我们精确地将滤器释放至下腔静脉内预定位置,并确认滤器展开良好,无移位或倾斜。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仅耗时约20分钟。
术后患者恢复迅速,下肢肿胀和疼痛明显减轻。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并且顺利出院。
科普时间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血管,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症状多样,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患肢肿胀、疼痛和压痛等是最常见的表现。若不及时治疗,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治疗。
哪些生活习惯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1. 长时间静止:长时间的静止或坐着不动,如下肢长时间处于屈曲位、长时间乘车或坐飞机、卧床等,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不良饮食: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导致血液中的脂质类物质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易于形成血栓。
3. 缺乏运动: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使下肢肌肉收缩减少,静脉血液流速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
4. 久坐久站:需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的人群,如办公室工作者、长途旅行者等,若不注意定时活动下肢,也易形成血栓。
5. 吸烟酗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血液凝固的倾向,从而引发血栓。
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运动、合理饮食、避免久坐久站、戒烟限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