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提出一系列事关长远、事关根本、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学习、强化实践、创新发展,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为什么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和改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是提高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涵盖思想政治引领、科学文化宣传、公序良俗培育等多方面内容,涉及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体制机制、保障条件、组织管理等多方面要素,需要充分调动相关党政部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各类群团组织等多方面力量的系统工程。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围绕乡村文化振兴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体系化程度不高,工作项目和力量较为分散,影响和制约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效。
第二,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是加强和改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乡村人口近5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农村地区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农村地区乡风是否文明,不仅关乎农村社会自身,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至关重要。同时,农村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是人际关系更为密切的“熟人社会”,只要有效组织起来,完全可以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更大优势、取得更大进展。
第三,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是解决乡村思想文化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始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面临许多复杂挑战。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专项治理行动,但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不少地方工作成果也不够巩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有利于针对这些乡村思想文化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乡村社会风气和农民精神风貌不断向好。
当前,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抓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三是健全相关工作体系,着力提高系统集成水平。四是注重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创造。推动各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农民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和培育文明乡风,提高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