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行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党建行风
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提出一系列事关长远、事关根本、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学习、强化实践、创新发展,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如何理解改进科技计划管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这项重要改革举措将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模式,激发创新活力,使科技计划更符合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对此,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很有必要。目前的科技计划体系是2015年改革后形成的,面对新形势,国家科技计划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进科技计划管理,适应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更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二是更好担负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使命的要求。科技计划承担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使命,必须从国家急迫需求和长远目标出发,聚焦高端芯片、生物科技、工业软件、新材料、科研仪器等领域全力组织攻坚,用原创技术解决这些重要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把创新的主动权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管理水平的需要。当前,科技计划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的综合性、专业化,压实科技计划各环节主体责任,强化专业管理机构的责任,加强研发单位和研发者的考核和目标管理。
第二,改进科技计划管理重在加强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加强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是科技计划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科技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至关重要。一是有利于更好发挥科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只有做好前瞻性、引领性布局,选准方向和目标,才能更好地抢占科技制高点,打牢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作用。二是有利于强化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三是有利于识别具有巨大潜力的新技术、新产业。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前进行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强化科技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融合。
第三,加强统筹协调,抓好科技计划的实施。要强化协同创新,以科技计划为载体,加强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联合攻关,推动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探索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机制,以项目支持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培育战略科技人才,以人才支撑科技攻关,形成良性循环。要加强央地协同,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梳理凝练适合地方或企业承担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由地方或龙头企业全面负责资金筹集、项目实施,真正形成全国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