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病买药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一日三次”的医嘱,那么吃药,为什么要有时间间隔呢?
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药物半衰期”,它是指首次服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此时,患者需第二次服药,以稳定体内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质量,这就是服药间隔的原理。部分药物需要一日多次给药,如一日两次、一日三次等,如果给药时间间隔太短,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浓度过高,甚至诱发毒性反应;如果间隔过长,则可能会导致血药浓度过低而影响疗效。
问题一:
每日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的服药时间具体是几点呢?
首先,我们服药一日的时间是按24小时,不是按照早中晚饭的时间。
每日一次
指间隔24小时服药,早中晚都可以,但最好保证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服药,只有规律的用药间隔才能保证药效。
每日二次
指间隔12小时服药,通常在早上和晚上各服用一次。
每日三次
指间隔8小时服药,而不是多数人所理解的早中晚三餐服用三次。
每日四次
指间隔6小时服药,尽量使服药时间均匀分布,如7点、13点、19点、睡前。
问题二:
空腹、餐前、餐中、餐后等的服药时间具体是几点呢?
空腹
指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确保当药物进入你的肠胃时是处于一种空腹的状态。
餐前
通常指餐前15~30分钟服用。
餐中
指与食物同时服用,即进餐少许后服药,服药后继续用餐。
餐后
通常指餐后15~30分钟服药,是常见药物的服药时机。
晨服:指早餐前1小时。
睡前:指睡觉前15-30分钟。
必要时:指疼痛或者有突发状况时服用。
如果忘记吃药该怎么办?
安全的操作方式就是忽略你忘记的这一顿,按原计划服用下一顿药物。除非说明书上明确表示可以,否则不要服用两顿的量。
请注意,以上只是适用大部分药品,并不能适用于所有药物。具体的服药时间和方法应该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因此,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