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心之守护:67岁心梗患者成果获救,介入技术筑起生命防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 来源:党政综合办公室



      近日,一位67岁的男性患者因胸痛8小时紧急入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的迅速反应和精湛技术下,患者成功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胸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01


突发胸痛,情况危急

      8月28日,一个看似平凡的午后,钟先生在吃完午饭后突发左侧胸闷、胸痛,在配服“麝香保心丸”后胸痛有所缓解,然而,到了夜间胸痛却又来袭,且愈演愈烈,并伴随着左肩部放射痛、呼吸困难和冷汗淋漓等,家人见状,立刻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身体不适,将其送至我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行动就此展开。

  02  迅速诊断,明确病情

      在钟先生到达急诊后,接诊医生根据病史描述迅速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并紧急安排了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关键检查。经心内科会诊后考虑急性心肌梗塞,并且存在多支血管病变的风险。这意味着他的心脏正面临着严重的供血不足,生命危在旦夕。心内科金敏杰医生迅速告知家属需立即介入治疗,家属同意后立即启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处理流程。


  03  紧急介入,挽救生命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钟先生被迅速推进了介入导管中心室,那里是生与死的交界线。导管室里,心内科专家团队迅速集结,口罩、防护衣、铅衣、手术衣等逐层穿戴,手术器械及物品准备到位。医生们仿佛披上了战甲,准备与死神进行一场殊死搏斗。他们眼神坚定,动作迅速而精准,就像是在编织一张生命的网。


image.png



      导丝在医生的操作下灵活地穿梭于血管之中,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终于,在狭窄的血管处,医生找到了那个致命的“瓶颈”。他们小心翼翼地扩张血管,将支架准确地放置在病变部位。

      随着血流的重新畅通,钟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胸痛症状也逐渐缓解。导管室外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相拥而泣。他们知道,是医生们的精湛医术和不懈努力,为钟先生赢得了宝贵的生命。

      目前,钟先生病情逐渐好转,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钟先生就可以顺利出院,重新与家人团聚。


image.png

image.png


      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趋势日益严峻,尤其在中青年群体中呈现显著上升态势,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院自今年3月份起,积极引进并成功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至今已完成20余例,技术日臻成熟。我们坚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心肌梗死的威胁将逐步减弱,更多患者将重获健康与希望。


image.png


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