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随着三伏天酷暑难耐,近日高温持续,我院急诊科中暑病例激增。多数患者及时就医得以救治,但沈师傅因延误治疗,情况危急。沈师傅,55岁,事发当天下午感头晕未重视,继续工作至症状加重,最终倒地不起,经急诊紧急处理后转入ICU,当晚22点多,沈师傅生命体征有所好转,体温也降至正常,血压在药物维持下也恢复正常范围。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即便身处室内工作环境,高温同样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能够迅速引发严重的健康危机。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
那么,如何精准判断自己是否已陷入中暑的境地?又如何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恰当措施,有效应对中暑状况,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呢?这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中暑识别与自救知识。
中暑小知识
中暑也有轻重之分
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
召
中
暑
是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 (<38 ℃),主要表现是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
轻
度
中
暑
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重
度
中
暑
重度中暑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
热痉挛属于热射病的早期表现。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这种疼痛较为剧烈。
热衰竭
热衰竭起病迅速,患者常出现眩晕、呕吐、痉挛、昏厥等症状,体温升高,但低于40℃。
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以核心温度升高超过40℃,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及进行性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中暑急救小知识
1.迅速把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或躺下,宽松衣服,安静休息。
2. 迅速降低患者体温,可使用冰水或冷水在前额、耳后、腋下和大腿根处进行擦浴或海绵冷敷。
3. 给患者饮用加糖的淡盐水或者清凉饮料,补充因大量出汗而失去的盐和水分。
注意,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不宜饮用咖啡、酒精类饮料。
因此,一旦出现热射病的表现,要第一时间拨打120联系专业急救人员,把患者尽快转运到医院。在转运患者到医院之前,要给患者尽快降温,脱离高热环境的同时,可用冰水给患者擦浴或泡在凉水的浴缸里,如条件不允许,也可用风扇吹,用冷毛巾擦拭患者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降温。
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热射病被当做普通中暑,而延误就医时间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在高温天气里,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要积极应对,若患者高温持续不退、症状无缓解,或者出现重症中暑相似症状时,一定要及时送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