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医生,我的腰啊就一直痛,直不起来,之前我的身体很好的,干活都很麻利,怎么小小的摔了一下就骨折了呢,现在站都站不直”,70多岁的张阿婆因走路不小心摔倒,导致腰痛,诊断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入院,经过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脊柱外科李高舜主任团队的手术治疗,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但张阿婆的心理确实还有很多疑问,什么是骨质疏松呢?为什么不小心摔一跤就会骨折呢?为什么会一直感觉到腰痛呢?为什么背会直不起来呢?下面我们来听听脊柱外科李高舜主任的健康科普,为老人们解开心里的谜团吧。
01
什么是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脆性增加,让骨头里面的结构缝隙越来越大,骨骼变得越来越脆弱,并引起驼背、全身疼痛、骨折等情况。事实上,人体的骨量增加在35岁左右就到达顶峰,之后开始逐渐丢失。到了50岁之后,骨量丢失就会更加明显,就像牢固的木质框架被虫子侵蚀,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空洞。
高龄、跌倒、长期卧床、绝经后女性、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咖啡及碳酸饮料摄入过多、少动和制动、膳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户外活动少、吸烟、酗酒和药物等均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02
为什么不小心
摔一跤就会骨折呢?
正由于骨头变得脆弱了,日久天长,积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变矮,弓腰曲背。摔倒、咳嗽、打喷嚏、大笑、弯腰抱起小孩、屈身捡拾东西或回头转身时都可能会导致骨折。由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脆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为髋部、椎骨、腕部。可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03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做哪些
骨质疏松的预防呢?
1.注意避免跌倒,以防范骨折的发生,不睡软床,穿合适的鞋子、衣裤、选择地面平整、干燥、光线充足的场所进行活动锻炼。
2.适当的多晒太阳,建议每天晒太阳20分钟左右。适量运动,持之以恒,根据自身感觉,呼吸频率,脉搏的变化来控制运动量。患者应避免从事太激烈、负重太大的运动。这样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建议每周锻炼3~4次,每次30~40分钟,锻炼方式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八段锦、五禽戏等;还可选择力量锻炼,如举哑铃、仰卧起坐等,负重适量;还可以选择简单的柔韧性锻炼,弯曲、伸展、转动关节等增强关节的灵活性。
3.吸烟、酗酒、过度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均可导致钙质丢失,需要格外注意。要科学合理饮食,保证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足量的钙摄入是骨骼健康发育的基本保证。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日常生活中含钙丰富的食物包括:乳类及乳制品(牛奶、羊奶)、豆类及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绿叶蔬菜及菌菇类(黑木耳、空心菜、小白菜、芥蓝、油菜等)、虾蟹及海产品、禽蛋等。当从食物中获取的钙不足或钙流失严重的中老年人,可以考虑补充钙剂。
4.定期检查,早期治疗。判断是否有骨质疏松:骨密度测定。因此定期骨密度检测,了解自己的骨量水平才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要尽早开始进行规范治疗,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评估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