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的艺术是无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护士有不同的理解,她需要每个护士用敏感的心去感受。
人文护理的艺术又是有形的,她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我们工作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候无不渗透着人性的关爱,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演绎人文护理的真谛。
人们常用吴彦祖来形容帅哥,用刘亦菲形容美女,那么在护理界,南丁格尔一定是最高赞誉。
闭上眼想想南丁格尔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暗夜背景下,一位提着灯笼的护理女神来到伤者病床前查看伤情,手中的灯照亮了四周的环境也驱散了患者的阴霾。这个灯光是那么的柔和、温暖。
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引发了我一些思考:优质的护理不仅是身体的护理,更是心理的护理,那怎么才能做好心理护理呢?我想到了孔圣贤的“因材施教”,我不妨可以根据不同的性格进行护理。
如果世界上的人要分两种性格,那相当好的区分就是“外向”和“内向”,前者大放异彩,常常是人群中呼声较高的主角,后者则相对默默无声,勤勤恳恳。
那我本人就是后一种性格,是“80”后眼中的保守派,“90”后眼中的魔羯座,“00”后眼中的i人,也正是我一个内向的人,可能更能注意和观察到这个人群的需求。
我上班的科室是手术室,一个与患者沟通最少的临床科室,病人可能说不上几句话就会被麻倒的地方。
难道这短短的接触时间,护士跟病人真的没啥好沟通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每个病人或多或少都是有被护理的需求的,尤其是内向的人,更是会选择隐藏内心的想法,不去“麻烦”护士。
我见过在术前准备室来回张望的人,常常是缺乏安全感,我们可以亲切的告知他,请再稍等一会会,马上就轮到你手术了,不用害怕,手术是无痛的。我见过在椅子上抖腿的人,我们可以提醒他厕所所在的位置,乘着手术还没开始,可以解一下小便。见过脸色红润的年轻女患者,我们尽量保护好他的隐私,可以在盖着被子的状态下解除衣服。见过瑟瑟发抖的老年人,我们可以及早给他们盖上被子,打开暖风……
工程师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他们通过标准化的维修让机器启动,而护士面对是有温度的人,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懂得他们内心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