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家住泽国的85岁林阿公,在家中突然遭遇健康危机。家人眼疾手快,迅速将他送往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室。阿公呼吸急促,言语含糊,陪伴的家人也是心急如焚。
急诊护士立马予安置体位、吸氧、心电监护。发现阿公的血氧饱和度异常低,呼吸困难,情况万分紧急。接诊医生梁巧奇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迅速对阿公的症状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他注意到阿公呼吸困难,言语含糊,考虑到阿公的高龄和可能的血管病变,梁医生高度怀疑血管栓塞。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判断,梁医生迅速为阿公安排了增强CT检查。
护士们立刻为阿公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平喘治疗。同时护送阿公做了增强CT。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壁钙化伴附壁血栓形成”,这犹如一只“沉睡的猛兽”,随时可能爆发。而阿公的症状却异常不典型,没有胸口疼痛,也没有肢体麻木。幸运的是,梁巧奇医生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捕捉到了这个隐匿的真相。
经过一系列紧张而有序的紧急治疗,梁医生迅速联系了120急救中心。在医务人员的严密监护下,林阿公被安全转往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就是急诊室的故事,充满紧张、刺激与温情。在这里,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每一刻都关乎生死。但我们急诊团队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拥有急先锋精神,既要迅速应对,又要保持冷静,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细心观察。我们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也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我们知道,生命无价,责任重大!
那么,这么凶险的原发性主动脉附壁血栓到底是什么?
我们把血管比作人体内血液流通的“水管”,水中掺有的杂质很多,水管用久了也会有污垢滞留在管中,血管也是一样。当有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流运行时会容易造成血栓形成。原发性主动脉附壁血栓(PAMT)是指在在无动脉瘤样病变、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无任何心源性的血栓形成,或疾病或任何心源性栓子的情况下附着在主动脉壁上的血栓形成。
原发性主动脉附壁血栓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主动脉附壁血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常见的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头晕、心跳加快、肢体麻木等,有一部分甚至是无症状患者,直到栓塞发生。82%的PAMT是栓塞后诊断的。最常见的栓塞部位是下肢,其次是内脏动脉和大脑。PAMT最常见的部位是降主动脉(74%),尤其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交界处,其次是腹主动脉(14%)和升主动脉(12%)。6%的病例由PAMT演变为死亡。
原发性主动脉附壁血栓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
重大创伤、外科手术、下肢骨折、关节置换和脊髓损伤等。
2
肿瘤、口服避孕药、激素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卒中瘫痪、慢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浅静脉血栓形成。
3
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老龄、下肢静脉曲张等。
如何预防?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烟酒。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适当锻炼,控制体重。
3
下肢外伤或长期卧床时,要注意按摩下肢,或遵嘱使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4
既往有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病人,最好能够定期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