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的艺术是无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护士有不同的理解,她需要每个护士用敏感的心去感受。
人文护理的艺术又是有形的,她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我们工作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候无不渗透着人性的关爱,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演绎人文护理的真谛。

自从我踏入护理领域以来,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护理无小事,处处需细心,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在实践中得出的深刻体会。
在护理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从简单的日常照料到复杂的医疗操作,每一项任务都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去完成。记得那是我的一个前半夜,他是科室的一位老病人,虽然疾病缠身,但性格开朗,每次过来都是笑呵呵的,也很慷慨大方,这次住院是因为有点脑梗的症状,肢体有点偏瘫无力。这天在八点左右的时候,他症状开始加重,医生特地叫来了他的家属,还给他做了一个急诊CT,检查结束后护工和家属一起推着轮椅把他送回病房,经过护士站,他还和我打招呼说“我回来啦,大概没什么事,我现在没有什么不适”。我回答说,“好的,等一下结果出来我们看一下”。
过来一会儿了,他的家属来护士站和我诉苦说:“他年龄还不大,怎么就要躺床上了呢?”我说:“他现在症状还可控制,只要积极治疗,加上后期的康复,还是有可能站起来的,刚才你也听到了他自己都说了没有什么不适,从这话里起码我们可以听出两层意思,一是他真的感觉良好,说明症状可能偏轻;另一层意思也是不想让你担心,也说明他心态良好,一种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也要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不要反过来让他来安慰你加重他的负担。”患者家属听后表示知道。但我清楚口头上的知道和实际上的执行会很有差距,但疾病就是那么的现实,上一刻还活蹦乱跳下一刻可能就倒地不起,人生的世事无常在生病的时候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过几天等我休息完回来上班,看到那位家属还在病房,不过这时她的神情比我夜班时看到的好了很多,后来和她的交谈中知道她老公的病情已经稳定,以后通过康复可以自理,这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在临床工作,我很能理解家属的感受,也更加明白将心比心的道理。
上班这么多年,遇到过很多病人,也经历了不少的事情,关于病人的故事,我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也亲身经历了很多。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但也让我更清楚的会体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也正是如此,我们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病人多少一份埋怨,多一分关心,少一份拖拉,多一份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