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文化

冬至养生小常识,这样做健康过冬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6日 来源:医院办公室




      冬至,顾名思义,即意味着冬天真正来临,与夏至相对。“冬至”预示着天气进入最寒冷的时期,天人相应,此时人体内藏之阴气也到达极至。中医理论认为阴极则阳,阳极则阴,此时的初生之阳刚刚开始萌动,需要悉心养藏才能蓄积勃发,以备来年之需,因此冬至养生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冬令进补,来春打虎”,中医认为,“肾主冬”,冬季进补,注重补肾。可选择食用温养补肾类药膳以及黑色食品,以达温肾驱寒的目的,推荐以下药膳:

image.png


2

做法

把全部用料洗净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至豆熟肉烂,加盐等调味,食肉喝汤。

3

功效

益气补虚、补肾壮阳、强肌健骨、温阳驱寒。对血虚有寒而引起四肢冰冷,腹中冷痛等有奇效。堪称“冬季温补第一方”。


图片

黑豆筒骨汤

1

材料

筒骨(猪牛羊骨均可)200克

黑豆90克

红枣、生姜少许

2

做法

把全部用料洗净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至豆熟肉烂,加盐等调味,食肉喝汤。

3

功效

强筋壮骨,补益肝肾,通络除湿。对腰膝酸痛,关节疼痛,四肢麻木冷痛有防治作用。

图片

冬至虽宜进补,但却不是人人都适合。一定要做好专业的体质辨识,根据不同的体质选着适合自己的进补。

冬至养生最应注重补养阳气,而温补阳气最好的的办法莫过于“灸”了。天灸(三九贴)艾灸都是不错的选择,三九天进行灸疗可达到温补元气、健运脾胃、温通经络及调和气血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通常可选择施灸的保健穴位有中脘、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风门、命门、肾俞、涌泉等,但如需调理疾病则需配合其它穴位辨证施治,建议大家咨询专业人员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