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文化

感 悟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6日 来源:
  那一年,卫校毕业,戴上高翘的燕尾帽,穿上洁白的护士服,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对理想执着的追求,走上了工作岗位,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但当我真正进入了护理行列,更多的体会是护士这份工作的繁琐,辛劳和紧张:基础护理,治疗、输液管理,健康宣教,病情观察,护理记录面面俱到;理论考、操作考、小检查、大检查、院内院外学习,培训多。年年月月天天,没有白天和黑夜,当别人沉入梦乡时,我们仍旧穿梭在病人之间忙碌;没有节假日,当别人假日团聚休闲时,我们还要坚守岗位,照顾生命垂危的病患。神经是一根根紧绷的弦,一刻不得松懈。但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兢兢业业。
  然而,最让人觉得无措的是目前我们所处的医疗环境。近年来全国各医院伤害医务人员,打砸医院的事件频发:从近期馆陶县女医生王萍遭病人家属辱骂殴打后坠楼身亡;暖箱烤死婴儿事件(实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类烫伤样综合症);就在八月十三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一名患有先天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患儿因抢救无效死亡后,病人家属联合医闹围攻了医院的行政楼······每每获知此类事件,都深感心痛,医务人员的工作已举步维艰。面对非典,我们不曾畏惧,冲锋在第一线,因为人民需要我们,这是我们的职责;面对苛责,我们忍气吞声,因为你们是病人,是弱势群体;然而,面对暴力时,我们该怎么办?的确,医疗事故确实存在,我们的队伍里也有道德败坏者,但更多的是执着于医疗事业并为此奋斗的医护人员。只要病人需要,我们非常愿意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如有差错,我们心里更难受。
  上个月,我科收治了一名新生儿黄疸患儿,在医生常规诊查后,我和一位同事协作为患儿进行头皮留管针穿刺及采集血标本,当针头扎进血管,血液流进采血器的一瞬间,孩子哇哇哭了,孩子的母亲立刻怒目相向,大声喝斥:“你们干啥用的,干啥用的,小孩不是给你们练手的!”思绪停顿竟一时语塞,同事回过神来回答:“大姐,给孩子打针一针见血,我们怎么可能拿孩子练手呢?”这是件小事,可患者对医疗的信任还有多少!更别说平时科里碰到小儿静脉差不易穿刺的,大家多希望自己有一双带显微技术的眼睛,以取得家属的信任。我们不希望公众,媒体来宣扬医务工作者有多么的崇高,只是希望社会,病人及家属对我们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宽容。我们真的不是“天使”,我们是凡人。
  昼与夜在交替,生与死在搏斗。临床工作中,我们如履薄冰,时时告诫自己“病人的生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记的那是凌晨两点多,一个三个月的重症肺炎患儿急诊入院,一到科室,患儿已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大汗淋漓等呼吸道阻塞现象,立刻予拍背吸痰清理呼吸道,吸氧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分秒必争中,患儿终于脱离危险。孩子的妈妈一边拽着孩子的手,一边口中念着:“谢谢医生,谢谢你们!”这一刻,心里无比骄傲,一股力量在胸中激荡,汗水算不上什么,泪水算不上什么,生命至高!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一张张因疾病失去神采的小脸重新展露童真,可爱的笑容,那么动人。小草枯了,会有再绿的时候;花儿谢了,总有再开的时候;唯独,稚嫩的生命停止了就没有重生的机会。走过风雨,趟过荆棘,体会生命的真谛。这一路走来,感谢同事之间的携手共进,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一种信念在心里茁壮成长:生命由我们来守护,我们没有理由不尊敬我们的事业,没有理由不热爱我们的职业。
                                        儿科 江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