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二十四节气立秋养生小妙招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1日 来源:医院办公室




立秋,是易被忽视的节气,我们还感觉是在夏天的样子,可是秋天已正式开始,天地之气已经悄悄在转换了。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沉降。

《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之道。

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秋天养收,是说要人为地有意识地顺应天地的变化来收敛自己的精气神,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冬藏做一个准备和铺垫。

一起来看看,在秋天如何调整我们的身心和生活节奏。


立秋时节

2023& AUTUMN




01



改一改作息规律,提高睡眠质量

中医认为,秋属金,金主肺,白昼时间逐渐缩短,夜晚时间日渐变长,此时,建议早睡早起。早睡是为了顺应阴气使之收敛,早起为了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入秋后过度贪睡会使人情绪变得萎靡,早睡早起会使人情绪饱满,也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

“秋困”现象在人群中表现最明显,除了力求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外,有条件的应睡一会儿午觉,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好好休息一下。




02



喝一喝靓汤,缓一下秋燥

饮食上,可选择清涼、生津润燥、润肺化痰之品,以缓解秋燥之不适。因此,我们可以在立秋时节来一碗三鲜固本汤。

本汤品能补肺、脾、肾,安神,既有益于更年期女性,又有益于脾胃虛弱的人群。

该汤能缓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便溏、胃纳不佳等不适,也是大众养生的不错选择。

三鲜固本汤

食材:鲜淮山150g,鲜莲子100g,鲜百合2-3个,排骨300g、陈皮、食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

1.鲜淮山切块,排骨切好焯水备用。

2.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

注意:湿热体质人群不推荐。




03



跳一跳养生操,养好脾胃

吃完了就得运动啦,推荐八段锦的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图片

做法:左手掌根上撑,上举至头左上方,右掌根下按,然后左臂下落于腹前,一左一右做三次。


通过单举轮流运动,我们的手三阴(心、肺、心包)、三阳经(小肠、大肠、三焦)都得到很好的拉伸,使体内浊气下降、清气上升,符合了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对于脾胃非常友好。


另外一点,通过上托、下按,除了脾、胃经,对肝、胆经也起到引导疏通的作用,有助于调畅肝胆气机,肝郁、肝气不畅的朋友也可以做起来。


04



灸一灸穴位,培补元气

立秋时节我们仍处于最热的三伏天,但昼夜温差会逐渐加大,这样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给人体带来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湿寒入体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艾灸补充阳气,以备一整个冬天的使用!

艾灸关元穴

image.png

不仅可以理气和血、引气归元,还可大补元气、调养阴阳,防止将夏天的湿气带至秋季、延至冬季,为下半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艾灸肺俞穴

image.png

肺俞穴是调理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具有解表宣肺、肃降肺气的作用。艾灸肺俞穴,可温肺润燥、开通鼻窍,缓解秋季高发的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瘙痒等。

艾灸大椎穴

image.png

此穴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艾灸大椎穴有解表疏风、温阳散寒、宁神健脑的作用,常灸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



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