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就是盛夏。谚语说:“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精神调养:注重“心静”,保持心情平和。
起居调养:大暑湿热,预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
运动调养:可以选择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避免大汗淋漓。
饮食调养:宜进食温软食物,切忌任性进食寒冷食物、暴饮暴食,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应季的蔬菜水果:苦味的蔬菜,例如苦瓜、黄瓜、豆芽等等。水果如西瓜、荔枝、哈密瓜、提子、桃子等等,帮你轻松度过大暑。
青草豆腐: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享用,清凉解毒,生津止渴。
饮消暑汤: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制成,喝了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喝暑羊:指的是羊肉汤的意思,人们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吃了容易大量出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适度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
外出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防暑降温药品,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哦。外出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大暑时期,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心情愉悦,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