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说到热射病,你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提及中暑,你肯定不陌生。“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率、致残率很高。
近日,我院收治一位热射病患者,经急诊、重症医学科(ICU)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病情转归良好,现已转入普通病房。
该患者当天在高温下务工,大约于11:00诉头晕、恶心等不适,自行去阴凉处休息,途中人昏倒在地,呼之不应,全身高热、抽搐,口吐白沫,工友发现后呼救120将他送至我院急诊科。
到达医院时,该患者已经进入昏迷状态,伴有四肢阵挛抽搐,测核心温度42°C,立即被诊断为热射病,病情极为凶险,如不及时正确处理,会有生命危险,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物理降温,后背部刮痧,耳尖针刺放血,保证呼吸循环的同时第一时间将患者转至ICU进行全面救治。
入住ICU后,医生继续对该患者进行温度管理、脑保护、镇痛镇静,予以冰毯快速降温等一系列积极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内环境逐渐改善,各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在生命体征完全稳定,病情允许后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在传统中医疗法中有不少解暑的妙招,刮痧,放血疗法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刮痧可让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气血循环,则可达到散热的效果,也可将暑湿之邪及时“刮”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耳尖放血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清除热毒来达到降温降热的效果。
对于热射病患者来说,热是一种邪气,无形之邪必依附有形之质,耳尖穴是泻热要穴,针刺耳尖穴可通过排出有形之质——血,将热邪也随之祛除,这就是针刺放血退热的道理。
有的患者内热较重,针刺后会出现“飙血”现象,因为耳尖处的血管均为毛细血管,无重要动、静脉,即使出血较多也不会有危险。当然,由于耳尖处脂肪层较薄,一般提倡针刺深度保持在1~2mm,不宜太深,以免造成针刺处损伤较大、出血较多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耳尖放血疗法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卫生条件,应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进行。
如果出现中暑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找到阴凉处休息。可以在室内或树荫下等,避免暴晒。如果在户外,可以用遮阳伞或帽子遮阳,减少暴晒。
2.补充水分
中暑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失去了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喝一些温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但是要注意不要喝太多水,以免引起水中毒。
3.降温
中暑后,人体温度会升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敷在额头、颈部和手腕等处,或者用冷水冲洗身体,以降低体温。但是要注意不要用过冷的水,以免引起体温骤降。
4.促醒
若患者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5.就医
如果中暑的症状比较严重,如出现抽搐、昏迷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继续采取上述措施,以缓解症状,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用冰袋敷于患者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