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小暑降至,想要清暑益气,这些小妙招要早点学起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1日 来源:医院办公室






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小暑节气,宣告季夏时节正式开始。此时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小暑。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以下介绍小暑怎么养生。

01

生活起居养生

小暑节气前后生活起居养生非常重要,首先要规律生活,其次要防暑降温,第三是切勿贪凉。

02

精神情志养生

进入小暑节气以后,天气炎热,因此小暑节气前后容易使人心烦躁扰、情绪不稳,甚至发怒发火、伤神伤心。此时,大家也可以试试「盘腿坐」,这个动作很简单,却能把气血聚集在身体里,尽可能地减少消耗,同时也有助于心静身安。


image.png


      将屁股部位略微垫高10厘米,两腿交叉、自然端坐、挺直脊柱。你会觉得气息顺畅,身体慢慢得到气血的滋养,头脑变得清晰有条理,双脚舒适自然。

     用自己最舒服、轻松的姿势,每天坐上30分钟,要是腿麻了,就揉一揉,放松一下。放空头脑,什么都不要想,减少对于心神、气血的消耗,有利于通调气血。

      另一方面,盘腿坐能让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减少心烦气躁,也是帮助人凉爽下来的好方法,不妨试试哦~

03

饮食养生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节气恰在初伏前后,饮食养生则为消暑养阴、祛湿健脾,宜以应时且味甘淡、性平稍凉的食物。其中淀粉含量较高的豆类、根蔬类可将其煮粥食用。口感爽脆的萝卜、黄瓜等可以调醋凉拌。

     芦根绿豆粥

    材料:芦根50克,绿豆100克,白米150克。

    制法:芦根、绿豆洗净,白米淘洗干净,绿豆浸泡1小时,加水适量先煮芦根30分 钟取汁,然后把绿豆、白米加入芦根汁中慢火煮至粥成,加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消暑生津。适合暑热内盛,汗多口干之人食用。

04

运动养生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天热出汗较多,津液损耗,气随津脱,阳气更易损伤,因此这个时节适宜进行运动强度不太大的运动,同时注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下运动,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同时可免阳气损耗太过,符合“春夏养阳”、夏季“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

image.png

    建议不要完全躺平哦:短距离的健走、游泳、太极等是最适合酷暑时节的运动,可以起到平心静气、缓解压力的作用。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到微微出汗即可。

05

穴位保健养生

    虽说此时太热了,不建议大家进行特别激烈、容易大汗淋漓的运动,但是日常可以做一些穴位按摩,有助于养护心阴,以下推荐三个穴位:

 劳宫穴:

    位置在手掌,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即是,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ying]穴。荥穴,是指经气流行的部位,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小流。

image.png


     具有养阴作用,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劳宫穴清心热效果比较好。


 少冲穴:

    是手少阴心经的井穴,《灵枢》讲:“所出为井”,“井”,即为泉眼,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就好像是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它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侧上方0.1寸。

image.png


 涌泉穴:

    劳宫穴是浅溪流,少冲穴是井,涌泉穴位水流就更深了,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阴为全身阴之根本,刺激它最有助于养阴。


     涌泉穴位置在足底部,可以参照下面这张图查找。


image.png







 3个穴位,每天每个穴位点揉3~5分钟,一起点揉10~15分钟即可,健康过小暑





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