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因“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
2023年4月5日是清明节。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之上,杨柳泛青,桃花初绽,草木繁盛,枯黄之象渐失,生机盎然。此时人体腠理舒展,脏腑因内外清气和展,面润濡和。
起居:辰时要起床
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睡早起。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同时,睡好子午觉(即每天中午11:00-13:00的午觉和每天晚上23:00-凌晨1:00的晚觉),以利于肝气的升发,以防春困。经常出去到森林、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多吃“柔肝”的食物
清明正是上升清气、清除浊气的好机会。此时养生应重在养血舒筋,饮食讲究清淡,以清补为主,不应食用笋、鸡、海鱼等“发物”,而应多食山药、菠菜、银耳、大枣等甘温补脾之物。
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进入春季多地开启连绵不断的阴雨模式。雨水多、湿气重,风再一吹,不少人风湿性关节炎的毛病如期而至,真的比天气预报还准。
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的范畴,是风、寒、湿等外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所致。
大腿上有一个祛风湿穴位,用好这个穴位,能帮助身体能祛除寒湿邪气,健康、温暖度过春天后半场~

「风市穴」,“风”,就是自然界的风,进入到身体中就变成了风邪;“市”为“杂聚之处”,是风邪集结、易侵的部位。
那么,风市穴必然适合各种“风”证的调理,是祛风通络的要穴。因为风市穴的位置在下肢,所以更擅长调理下肢的“风”证,例如坐骨神经痛、风湿腰腿痛等。
取穴:风市穴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腘横纹上7寸。或者,我们笔直站立,双手臂垂直紧贴裤缝中线,中指指尖所指的位置即为此穴!
操作方法:在家可以悬灸风市穴。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2~3厘米,感觉风市穴周围有温热感而没有灼痛是最好的。
清明前后气温多变,我们除了要学会祛除身体内的湿寒外,更重要的从外在要学会保暖,所以“捂一捂”很重要!
1. 小腿捂一捂,脑袋不痛苦
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更易受风寒侵袭,“寒多脚下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女性朋友,不要过早换上单薄的裙装,否则容易导致关节炎、妇科疾病等健康问题。
2. 腰腹捂一捂,下肢不麻木
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一旦有风寒侵入人体,肾中的阳气就会被困于下部,腰部以下的循环就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所以腰腹部的保暖也至关重要。
3. 头颈捂一捂,上身全暖和
头颈受风寒会带来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或感冒等诸多不适。外出时可戴帽子或系一条围巾,不宜过早穿低领上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