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据了解,进入小暑节气以来,我院急诊科已经接诊了20余例中暑患者。情况较轻的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脱水反应,经过补充血容量后即可出院;情况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休克反应,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快速救治。
为了省电费,不开空调和电扇,结果住进了ICU
50多岁的钱先生是一名室外工作从业者,7月12日,因为气温高 ,便没有出门作业,照理说应该是一个舒适的一天,但是到了下午5点左右,钱先生在家中突然出现了意识不清、恶心呕吐、四肢抽搐等症状,我院 120医务人员到达后发现他已经昏迷,且程度逐渐加重。随即将他快速转运至急诊室,经医生诊断为重度中暑,也就是热射病。
“钱先生刚送到医院的时候已昏迷不醒,急诊护士们为他搬运过床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他发烫的皮肤,好似蒸笼出来般烫,使用体温计测温1分钟内就达到41℃。”急诊科主治医师叶仁海说。
患者病情危急,不容许半点犹豫,医护人员立刻展开急救工作: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紧急应用冰袋物理降温处理及应用药物控制抽搐,经1小时抢救后,钱先生体温下降,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ICU继续治疗。
据悉,目前该患者经过我院ICU团队的精心救治已经脱离危险。
事后据钱先生家属交代,在温岭务工的钱先生平时非常节省,近段时间每天都在高温下作业,不曾想早已习惯高温天气的他12号下午在家休息没开空调,没开风扇,竟然在家中暑了。
高温杀手热射病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 ( 如谵妄、惊厥、昏迷 ) 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热射病和普通中暑的区别:
中暑了如何处理?现场救护很重要
如果您身边出现中暑患者,应立刻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立即脱离热环境。迅速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物。
■ 积极有效降温:脱除衣物,物理降温: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等。
■ 补充身体所需水分,最好是淡盐水。
■ 防止抽搐产生的额外伤害,需立即送医。
需注意的是,运动中出现昏迷者,即使很快清醒也要立即送医院诊治;对于热损伤症状比较严重,经过现场处置无法及时缓解,或发生热痉挛肌肉抽搐伴疼痛、意识不清、体温持续居高不下者,须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院检查救治。
以下几种中暑急救错误做法要!避!免!
1.自行服食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如果用退烧药来降温,身体对药物的代谢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药物的副作用更大。
2.过度擦拭酒精不仅会刺激皮肤,使用过量甚至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3.敷冰块、冰袋过冷反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无法顺利散热。
4.浸泡在冷水里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后,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急症。
5.涂抹感觉清凉的外用成药(如万金油)油性物质更不利于散热。
最后,要提醒的是常在室内也要警惕中暑。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中暑。
尤其一些老人,担心开空调浪费电,又住在通风不良的老房子中,这样十分容易导致中暑。所以对于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门,也应开空调或开窗。做好通风,以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