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行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党建行风

一起学党史(八)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来源:医院办公室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党GIF图.gif



★ 丰富的历史文献、生动的写实纪录,为我们展示了在党的带领下,革命先辈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有书共读《党史百年系列》,铭记党史,不忘初心。

这一期,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


党的配图2.png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又要坚持独立自主,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工作,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

根据这些重大决策,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下,我国扩大开放沿海城市和内陆边境城市、沿江城市和省会城市,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同时明确了以上海浦东新区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发展战略,确定要在21世纪初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到1997年,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开始与世贸组织成员国进行拉锯式的双边谈判,其过程跌宕起伏,中美之间的谈判尤为复杂艰难。从“复关”到“入世”,中国进行了长达15年的谈判。其间,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名成员。

实践证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教育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强调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正式实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年,国家正式启动“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985工程”,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国家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结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逐步改变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状况,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方面,逐步形成政府为主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办学新体制。国家大幅度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有力支持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党的配图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