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4日 来源:医院办公室


1.jpg

2020年3月24日

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

 携手抗疫防痨 守护健康呼吸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全身各个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解放前,我国的结核病严重流行,对人民的健康和体质造成极大的危害,解放后政府大力开展防痨工作,广泛接种卡介菌,应用有效的化疗药物,开展普查、普治及重点人群管理等措施,结核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又有所上升,尤其以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为此,WHO已经宣布"结核病全球紧急状态"。据最新数据,全国现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新发患者900万,死亡350万。我国现有肺结核病患者约600万,其中75%是中青年人。具有严重传染性患者约150万,全国已有3.3亿人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每年死于肺结核病的有23万人,是其他所有传染病死亡总和的几倍。结核病已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青少年是结核病的主要易感人群,加强儿童青少年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我国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表现为“五多”:



1、结核菌的感染人数多,有4亿人,如果防治工作不力,其中10%即4000万人会发生结核病;

2、现患病人多,有600万人,75%为青壮年,病程长,危害重;

3、结核病死亡数多;

4、耐药结核病人多,因为疗程长于6个月,需要一定的治疗费用,许多病人因此不能坚持治疗,而中断治疗导致耐药病人增多;

5、农村结核病人多,西部12省市病情呈现蔓延趋势。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发热为肺结核最常见的全身性毒性症状,多数为长期低热。每日午后或傍晚开始,次晨降至正常,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或无明显自觉不适。

2、呼吸系统症状:患者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等症状。

3、结核病需经过专科医生的诊断方能确诊。




结核病的防治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尽量不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 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饮食,平衡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规律、不吸烟,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单位报告,不隐瞒病情。

我国目前对确诊的结核病实行规范化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为打造健康、文明、平安的社会而努力。


简单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