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月前我还是ICU的护士,刚到儿科不久。它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吵闹又温馨。在这里,面对的是一个个脆弱的小生命,他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病痛和需求,在医院这样的环境里,他们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我们需要得到家长们的配合,更重要的是获取孩子们的信任。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保持关心、耐心、热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我想起了一个支气管肺炎的小男孩,十岁左右。我第一次给他打针时,他有点怕,消毒之后想把手收回去。我有点紧张,给孩子扎针,我还不是很熟练。男孩妈妈在一旁轻轻地安慰:“让阿姨给你轻轻地打,阿姨打针不疼的。”“阿姨等会轻点给你打好不好。挂了瓶早点好哦,早点可以回去上学。”
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情也放松不少,扎针似乎也顺利不少,一针成功,心中一阵喜悦,小男孩轻声地说:“阿姨,你打针一点都不疼。”似乎也在那安慰我忐忑的心情。
自从那次扎针后,我们慢慢熟悉起来,交流也开始多了。“阿姨你怎么老是记不住我叫什么名字啊,我都说过好几遍了。”“不是我记不住你叫什么名字哦,是我们挂瓶换瓶必需要核对的,防止出错。”渐渐地,我们的对话从日常医疗行为扩展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他出院了大概四五天后,我在儿科的走廊里又碰到他。“你怎么又回来了?”“我回来看下,阿姨你还记得我吗?”“当然啦,不过这里小孩子感冒发烧咳嗽的很多,不要走病房里去哦。”“我现在住在楼上,尿路感染。”“啊,加油早点好起来。”
大概又过了几天,我再次见到了这个小男孩。“阿姨我终于找到你了,你今天上班?”“对啊,有什么事吗?”“这个棒棒糖送给你,之前过来都没有看到你。”“我刚好休息,这个棒棒糖我不能要哦。”“这个棒棒糖就是送给你的,你拿着吧,很好吃的。”说着就把棒棒糖塞在我手里,一溜烟地跑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突然觉得护士这个职业其实也没那么辛苦了。
记得我们主任在大会上说过:如果这个世界上,医务工作者和教育学家可以合二为一,那将是儿童们最大的福音。做为儿科的护士,我们不光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更重要的是要去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消除他们对我们的恐惧和不安,暖心医疗,从温暖我们的孩子开始。

李婷婷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护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