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长征》,我们的长征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7月1日,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作为一名党员,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我还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在电视节目和教材课本中,不只一次的看到过关于长征的故事,并对长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当我观看完《我的长征》这部革命影片,内心依然被触动,久久不能平静。
时间留不住,当两鬓华发浸染,剧中的老人开始回忆起他的长征故事,而回忆的一开始,他说到——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如果是其他电影,我一定会好奇,究竟是怎样一份回忆,夹杂着两种相反情绪,让人如此难忘,可影片涉及长征,我便不觉得讶异。

在战争年代,影片中的王瑞和家人参加革命,踏上长征之路。两万五千里路途漫漫,这一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有冰山、雪地、一望无尽的沙漠和危机四伏的沼泽;有饥饿、疲惫、彻骨透心的寒冷和随时侵袭的病痛;有空袭、围堵、枪林弹雨的交火和九死一生的突围。最让我动容的,是影片中强渡大渡河那一段,一座窄窄的泸定桥,成了连接生死的关键通道。我想,每一位红军战士都期待着能活着到达河的对面,为革命再多做一些事,可面对渡河任务,他们也同样知道,总要有人去牺牲。接到铺桥任务的战士们,迎着子弹炮火坚定地阻击敌人,在牺牲中前赴后继,他们抱着怀里的木板,用自己的血肉铺就了这条生的通道,涛涛河水中,是他们英勇就义的躯体,飘摇的铁索上,是满目的鲜血,像是艳丽的红漆。

三十万长征大军中,仅有两万人活了下来,正是这二十八万英灵,为民族大义献身,为中华崛起献身,为同胞生存献身,才换来了中国革命的巨大转折点。电影中,主人公王瑞所说的幸福我能够体会的到,即便环境如此恶劣,身边依旧有战友们的相互帮助扶持,领袖的谆谆教导,家人的悉心照顾和保护。因为有了他们,王瑞活着走完了长征,走向了新中国,走向了幸福生活。可同时他也是痛苦的,在长征的路上,他失去了父亲、姐姐、姐夫、好兄弟,还有为了救他而牺牲的连长,他不能停下脚步,哪怕需要踏着战友的尸体,他也要不断前行,除了洒下热泪,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为此而悲伤。

我不是长征的经历者,可能没办法切身体会到那时候战士们心中的感受,可是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仍然有了很多感触。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前进的脚步难道可以就此停歇了么?不是的,作为中国人,我们还走在改革创新的“长征”之路上,这条路依旧需要我们怀揣热忱的爱国之心,一步一步,坚定前行。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虽然这份工作很平凡,但我愿意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与医院同仁们携手搭建一座“生”的桥梁;我愿意严格要求自己,不辱医院工作人员刚正的形象;我愿意将医院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为树立和谐医患关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