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普教育

【美丽健康说】揭开“手足口病”的神秘面纱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30日 来源:医院办公室


    夏日来临,气温回升,“手足口病”又如期袭来。手足口病流传区域广,感染人数多,很多家长每每谈其色变,手足口病真有那么可怕吗?不要惊慌!一起来把手足口病的用药治疗知识补一补,为孩子做好防护吧!




1.jpg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下“手足口病”吧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起病急、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


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下幼儿发病率最高,是幼儿园中发病率最高的儿童传染性疾病之一。

一般3至4月开始进入流行上升期,在5-7月达到高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病时在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出现水疱样皮疹,同时伴有口痛、发热、咳嗽、流鼻涕、厌食等症状,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


1.jpg



发现孩子感染“手足口病”,莫慌!



婴幼儿手足口病治疗方式上以对症治疗为主: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西瓜霜喷剂,促使溃疡早日愈合。严重的可用适量的思密达倒入温开水混合,在早、中、晚饭后和睡前涂于口腔溃疡局部,可加快患儿口腔溃疡的恢复时间。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阿昔洛韦等。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jpg


科学护理,同样重要!




1,及时就医。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患儿一周内应尽量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家长接触儿童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注意清洗消毒。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其他事项。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1.jpg


预防手足口病

别等宝宝中招才后悔哦~


1


少去人多的地方


2


勤洗手


3


多通风


4


吃熟食


5


喝开水


6


晒衣被


1.jpg


二维码加预约电话.jpg